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 时间: 2020-01-02 10:33:21
  • 点击率: 1407

世界公认的区块链技术,最早是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核心技术,能高效记录买卖双方的交易,并保证这些记录是可查证且永久保存的。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开源分布式账本,该技术自2009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去中心化、开放性和突出的安全性及信息不可篡改等优点,应用场景从最初的虚拟货币,已经发展到公共治理、食药品认证、医疗等领域,不断的发展演进。

 

同样是在2009年,EBM公司承担建置了台湾电子病历中心(简称EEC),至今已经10年,该中心连接了台湾400多家医院,近6千家诊所,让医疗资讯在各医疗院所之间互相流通起来,方便医生获得病患资料,并为每年上百万人次的台湾居民提供就诊、转诊服务。

 

在这十年中,EBM在优化和改进核心技术的同时逐渐关注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说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研发团队提供了新的医疗信息流通思路,研发团队发现,区块链的密码学的方法加密、数据不可被篡改这些特性,很适合应用在医疗照护情景之中,像山地离岛卫生院因资讯流通问题难以获得用药记录,或直系亲属长期在异地工作而无法为病患现场签署治疗同意书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得以解决。

 

机缘巧合之下,台湾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也有意解决类似问题,因此在2018年,EBM与多家医院携手启动了照护资讯整合平台的建设。这也是台湾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

 

 

整体的照护资讯整合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维持了现行各医疗机构的分散储存机制,通过特有的闸道器(Gateway)、API等方式,来串联合作的医疗机构至照护资讯整合平台。该平台以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内网为中心,在与外部网路之间部署DMZ网域,包含了EBM跳板API、照护平台、会员App Service上链跳板程式等多种方式,来与外部网路沟通,从而保证整个咨询整合平台的资讯安全。

 

 

该项目以山地离岛的连江县为突破口,整合了连江县立医院、三军总医院、亚东纪念医院、万芳医院进入该整合平台中。

 

 

照护资讯整合平台采取了以家庭为单位整合资讯的方式,这样家庭中有长期需要医疗照护的年长患者的子女或配偶就可以随时关注和管理亲属的医疗资讯。而且,这个平台可在手机、平板和电脑上使用,不受空间存取限制,是移动医疗更深层次的应用。

 

当出现患者不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或因失智、肢体残障等病情而无法使用整合平台的情况,亲属可以快速的通过该平台授权给医生获得患者医疗资讯,有助医师及时调整治疗照护的方案。

 

当患者因病伤情况紧急,需要使用手术等救治手段时,传统方式是直系亲属到医院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才能救治,这种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更容易遗失患者接受治疗的最好时机,现在通过该平台,无论亲属身在何处,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在线上签署完成,为病患的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区块链技术以密码学的方法加密的特性,任何节点自行修改数据,将不被其他节点认可,这就使篡改数据变得不可能,同时,区块链用到的共识算法,又保证了区块链对新增数据的认可。这样一来,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有了保证,让病患和医师都能放心的使用该平台,而不用担心资讯泄露和被篡改。

 

从应用的角度上,该流程的设计大大的增加了民众参与的程度,人性化的照顾到了患者意愿,患者本身出于及时救治的目的,会积极参与履行整个流程,且平台界面简洁清晰,并保证同一家庭成员看到同样的界面,保证资讯的统一同步。

 

 

平台界面以家庭为单位,子女或配偶可以查看管理亲属的医疗资讯

 

以家庭为单位显示相同界面,可以同时查看不同医疗机构不同资讯

 

同时,民众还可选择授权机构,例如医院或卫生所等,接着是授权人员,也就是可调阅医疗资料的人员身分,目前可授权行政人员、社服人员、长照人员、医疗照护人员等6种角色。最后则是指定授权期限,从1天、1周、1个月、1年到永远授权不等。

 

对于授权的资料种类,民众也可以自行选择,像是健康促进、医疗照护、长期照护或社家安全等。就现阶段已接入的医疗照护资料来说,则有门急诊医嘱、出院准备、出院摘要、住院护理资讯系统、各类检查验报告、各类评估报告等资料。

 

从法律适用的角度,该平台也真正的贯彻了台湾现行个资法第6条:‘有关病历、医疗等个人资料的搜集、处理和利用,得经当事人书面同意’,及医疗法第79条:“医疗机构应该在同意书上载明相关事项”及“必须提供病患时撤回同意的权力。”,及电子签章法第4条第2项规定:“各类纸本同意书若改以数位电子签名方式,除需辅以各项防伪技术以确保不被窜改之余,更应是其内容于日后可否完整呈现以供查验,及是否相对人同意等情节”,有充足的法律支撑和依据。

 

相比传统中心化交换中心,照护资讯整合平台不同于集中式的管理平台,而是在民众授权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整合平台来调阅其他医疗院所最新的资料,不只降低资讯安全泄露丢失的风险,还具有资料同步的优点。而以前不同医疗院所将自己的HIS资料上传至EEC形成电子病历的方式,就会容易导致因为上传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时差无法同步的情况,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再者,不同于电子病历只能交换HL7格式的档案,照护资讯整合平台可调阅的资料格式也没有限制,不论是医院原有医疗资料的储存格式是PDF、HTML还是HL7格式,都可通过这个平台分享。

 

但是,受限于区块链特性,该平台不太利于传输大型档案如高解析度的医疗影像,只能调阅文字档案。影像传输仍需要EEC这种中心式的存储中心来实现和补足这部分功能。

 

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到,由于解决了信息流通中基本的资讯安全问题,为交换双方提供了安全保障,资讯的流通变的更加快速通畅,因此这个项目在2018年,由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发起后,EBM作为承建厂商,通过多场研讨会和多方沟通,与参与IDS计划的医疗机构共同定义出各体系资料请求权限范围和应用、交易模式与资料公开范围后,依此利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开发出了这个跨机构的照护资讯整合平台,目前已经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该平台在应用中的一个经典场景是,北市联医长年定期派医护人员到离岛的连江县看诊,某天连江县当地的照护服务人员发现一名失智长者病情有变,便请求北市联医医生到家中看诊。当时,医生没有失智长者的病历,现场也没有相关的医疗资料,但现场人员灵机一动,通过长者子女在照护资讯平台App上代理授权后,医生就通过平台得以调阅到长者的病历资料,确认了当时的病情和药物,并马上重新修改处方,给出新的治疗和用药建议。

 

 通过这个小小的应用场景,可以窥见照护资讯平台带给医疗照护服务的改变,然而,EBM研发团队认为,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如此,通过该平台的深入应用和优化,还可以应用拓展到远距医疗,云端病理等领域,病患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择信任的医生来进行二次看诊。

 

因为解决了医疗资讯流通的根本性安全问题,医疗救护服务可以进行的更加深入、便捷。这套机制不只要在地区上扩展,还要在串接的资料种类上扩增,要融合卫政、社政、民政等三大领域资料,达到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基础,发展出医疗、居家、社区、长照的无缝照护服务。

 

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能打通医疗资讯流通的这最后一段路程,让民众参与其中、受惠其中,也让医疗机构能在更高效更安全的环境之下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