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创新,放眼世界

-- 访EBM集团董事长 盘龙

  • 作者: 超级管理员
  • 时间: 2015-06-16 11:28:25
  • 点击率: 1612

 

e医疗记者 冉庆欣

有这么一个企业,他来自台湾,从最严格的日本市场做起,将严谨、完善的产品应用于中国大陆;也是这个企业,给员工的薪水不高,十几年中公司的骨干研发人员却没有一位离职或跳槽; 还是这个企业,默默钻研专业19年,却很少宣传自己,宁可站在行业背后,以专业技术推动合作伙伴的发展。这就是台湾EBM公司(EBM Technologies)。老板盘龙说,我们也有目标,但不是占领多少市场份额,也不是追求多少利润,而是专注核心技术发展,像英特尔一样,做到“EBM Inside”。

明确市场定位的五年

EBM创立于1988年,最初从事企业管理类软件的研发和生产,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IT公司出身。公司成立的最初5年,总经理兼董事长盘龙一直在为公司寻求正确的市场定位,因为他意识到台湾市场的局限性,必须找到可以做外销的产品,才能保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1993年,当时正是DICOM 3.0刚刚萌芽的时期,全世界的厂商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当时就想,这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PACS有国际标准,这样的产品应该是有机会行销全世界的。所以从那一年开始,公司就加入了医疗影像产业。”盘龙回忆说。

当时在台湾,医院还采用胶片打印的方式来读片诊断,成本很高,也无法为后期的科研提供支持,很多医院都在考虑如何把影像以电子的形式保存下来。得益于毕业从事软件产业的经历,盘龙对软件的发展有强烈的直觉,他敏锐地发现了医院的这些需求,再加上9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互联网技术,使他萌生了研发基于DICOM 3.0标准的影像软件的念头。

“那时候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什么资料都可以找到。我从台中荣民总医院的一位教授那边拿到一个拷贝版的DICOM3.0。拿到手以后,感觉这个东西真的很不错!因为太抽象了,太专业了,每一篇文字我都要读上六七天才能读完。”出于技术人员挑战困难的心理,看到DICOM3.0如此晦涩难懂时,盘龙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无尽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天白天读,晚上读,完全当成了一种兴趣。

后来,从1993年到1996年,盘龙与其团队利用互联网上部分开放的资源,加上苦心研读与开发,从底层技术、通讯、影像处理慢慢做起,开发出了一个可以显示CT影像的实验性产品,类似于现在PACS工作站。拿到医院后虽然没有引起医生的强烈兴趣,但至少也得到了鼓励。“这个软件虽然小得不值一提,但我们仍然觉得非常兴奋。因为我们看到全世界这样的资讯越来越多,更加鼓励了我们在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的决心。”盘龙说。

 

接受日本市场的严格检验

一个偶然的机会,盘龙接触了日本一家专业做超声设备的ALOKA公司,其在1996年时推出了一台基于DICOM存储的影像设备。ALOKA公司将自己的产品在泰国发布时,盘龙带着自己的软件与机器进行了接口调试,很高兴地发现软件能完美地显示对方的影像,而且有一些功能还不错,吸引了在场观众的浓厚兴趣。也是从这次偶遇开始,盘龙开始了与ALOKA公司技术部门长达三年的合作研发。

“在合作中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与日本远程的工程师写了一千多封信来沟通这个产品,讲技术、规格、细节,有何问题,如何修正等等。沟通中我也了解到,他们大概有一个50人的团队在帮我们研发和检测这个PACS软件,很敬业,很细致。”盘龙说。

众所周知,日本市场对品质要求很高,而EBM最初的医疗软件就是从日本市场开始的,其中的坎坷可想而知。盘龙举了一个例子,产品上市之初有用户发现,软件每72小时就会漏掉2K内存,其实在一般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一年关机一次,重新开机就好了。但用户仍然要找出这2K内存的漏洞,EBM的工程师整整奋斗了两个月,反复测试,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问题不出在软件本身,而是出在开发工具上。“这件事之后,我们的工程师很生气,但也非常有成就感。现在想想,日本人的理念是对的,因为一个小问题只是显露的一角,后面很有可能就是一座冰山,这种重视细节的态度对产品的完善与发展非常重要。”盘龙说他非常认可这种对待产品的严谨态度。

类似这种事情发生了很多次,光让盘龙印象深刻的就有一次为开放原始源代码非失真压缩的bug,公司研发部门闭关三周,更别说DICOM底层通讯开发的种种困难突破了。但也正是这些严格的挑战与检验,才造就了EBM今天的专业技术与完善产品。

DICOM底层技术纯熟的必要性

可以说,EBM从1993年开始攻关DICOM,随着这么多年的研究和积淀,其DICOM底层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精湛的程度。DICOM是影像传输的国际化标准,是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数据规格、底层工具、通讯过程等等都要求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如果一家公司的PACS产品无法正确显示仪器的影像,或者显示的比例或功能不对不全,那么十有八九是软件的底层技术欠缺,这样的产品一定会被退出医院。

“像我们这样从DICOM产生之初就专注于此,并一直持续钻研20年的公司,全世界也为数不多。现在很多公司也在做DICOM底层研究,但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很少,多数公司遇到了困难,卡在瓶颈上无法发展。”盘龙说,“而且纵观国内的医疗IT公司,基本上都以HIS为主体,PACS只是其一小部分业务,所以它不会得到领导层过多的关注,这也是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将DICOM底层技术做精湛的原因。”

 

国内PACS发展仍需提高

EBM在2007年进入大陆,并在北京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彼恩科技有限公司。虽然进入大陆市场只有5年时间,但盘龙对大陆的PACS市场并不陌生。“EBM的产品从1999年开始就已经在上海瑞金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等许多大型医院中使用了,那时候我们通过与大陆伙伴合作的方式推广,可以说我看到了中国PACS市场的整个发展历程。大陆PACS市场与台湾、日本市场同样很重视国际标准,同样存在激烈的竞争。”

但与此不同的是,台湾与日本市场都很重视系统的稳定性(High Availability HA),会定期审查PACS服务器的健康报表,如有多工作、多少患者、剩余空间、内存还能支持多久,或者是服务器是否曾经发生过不预期的死机、应用程序已经正常执行多少天等等。反观国内的医院,明显没有体会到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而且,盘龙介绍说,无论是PACS还是其他医疗IT软件,“服务”有时与软件“功能”与“品质”一样重要,但服务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是持续性投入,只有拥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公司才能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反观国内很多小型PACS公司,服务不到位,没有长期发展战略,在这种消耗战中定会元气大伤,生意自然也难以长久。

其实,医疗信息化市场这两年的“火热”与政府的投入有很大关系。这是很多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事实。但盘龙也有他的担忧,“政府在基层的投入吸引了不少厂商来争夺市场,一时间基层市场也有如高端市场一样繁荣。但政府总不会无限度地持续投入,届时基层医院的先期建设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系统是否还能正常运作,将都是问题。除非基层医院从IT上真正得到了相应的利益和收益,否则系统被闲置的机会很大。”

确实,国内PACS市场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若大家只是随着政策的倾斜而趋之若鹜,没有长期规划,定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

 

以专业留住人才,投资员工未来

说到公司的企业文化,盘龙首先给笔者讲了日本ALOKA公司的工程师“跳槽”到自己公司的故事。“有一次ALOKA公司的工程师跟我说,他想来我们公司上个班,他这句话差点吓死我。”盘龙笑着说,“这个人非常聪明,非常有能力,是日本人中少数几个讲英文跟美国人一样好的。当时他说要来我们公司上班,吓了我一跳,我问他薪水怎么付?他说只要800万日币,而当时他在日本的薪水是2000万日币。我算了算,如果公司一直有单子的话,我还是能付得起他的薪水的,于是为了确保他未来几个月的薪水,我把唯一的房子抵押了。这是EBM第一个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在他还在。”

想到当时受宠若惊的窘态,笔者和盘龙都哈哈大笑。确实,此次“贵人相助”是EBM充实自身实力的好机会。第二位来到EBM的专业人士是医学工程专业中专门研究DICOM的一位年轻毕业生,“对于这个男孩的到来我同样感到惊讶,因为他那么好的条件,可以去很多更好的公司,而他却一毕业就‘嘣’地出现在了我面前。后来他说,因为我们是台湾唯一一家专业做医疗软件的公司,这就是吸引他的理由。”

EBM进入医疗IT二十年来,公司骨干一个都没有离开,这与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采访中,盘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薪水很低”,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员工,前几年的薪水都不会很高,但EBM为每一个新员工所提供的学习机会、出国深造、技术培训等,远远比支付其的薪水多得多。培养员工,使其将知识转化为终身资产,这种投资员工未来的方式,价值远远大于支付其高工资高待遇。

“我也要让员工自己相对投资,这样他们才会一直成长。三年以后,等他做出成绩,收入自然也会提高。我每年也会奖励做的很好的员工一部车子,让大家都有一个方向可以努力。我们了解每一个员工,如果他有困难,大家都会协助。所以,你看这像不像一个家?我像一个兄长,包括公司中美国、日本的同仁,他们都觉得我们大家在一个家庭里面。这就是EBM的企业文化所在。将来,我们也会以这个大家庭为核心继续发展下去。”盘龙说。

盘龙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人教给我们的道理也非常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他喜欢孝敬父母的员工,因为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是品行正直的人。而正直、诚实,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一个良好的EBM文化,有助于鉴定善良的品德,并对外界形成良好的示范与影响力。

明确EBM Inside,与伙伴共同提高

从2007年开始,EBM就确定了自己专注于技术提供者的角色,这么多年来,其始终坚持与伙伴共同合作,以自己的技术推动其发展。为了做好这个专业的角色,EBM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与合作伙伴进行了长时间的整合、技术转移、产品二次开发和协同销售。盘龙与大多数企业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认为将自己的产品推到市场的前端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相反,他认为凭借专业呈现出自己的价值,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才是让他最高兴。至于终端使用者的价格,EBM从不干涉,“这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不是我们的事。”盘龙这样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盘龙指出将来会以EBM Inside 的战略方向来规划自身的发展。“目前国内使用EBM PACS的医院已经达到了400多家,我们预期将来能有2000家医院使用EBM Inside 技术。相信在EBM的技术不断精进的同时,终究能让市场接受EBM Inside 的品质,进而扩大市场规模。”盘龙说,“同时,我们也会加大在终端设备上的软件开发,营造一个无所不在的医疗环境,这是我想象中的比较有用的区域医疗模式。”

采访侧记:

第一印象,盘龙是一个相当儒雅的企业家,憨厚的笑容、幽默的表达、轻缓的语速和低调的神态,让交谈的双方很快就融入了一个平淡却又波澜起伏的创业故事中。可以说,盘龙走过的路与绝大部分创业者一样,从“生存下去”到“走上正轨”,但不同的是,他却有一种常人所不及的平实与低调。他一直强调“我们公司的薪水很低”,但我们却看到了众多在EBM工作了十余年仍没有离开的老员工;他很少站在行业的浪头夸耀自己,却选择站在盛世背后推动伙伴的发展;他说他不做追求暴利的公司,一心努力把技术做到巅峰,这些都与盘龙所营造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

技术出身,软件起家,这些经历让盘龙有一种IT人固有的踏实与认真,近十年来他逐渐以管理为重点进行了角色转变,也陆续完成了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的EMBA课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EBM布局未来的路。这样一个拥有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理念的企业,真心难得。

商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BM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简介

    EBM Technologies成立于1988年,主要致力于医疗影像系统的专业研发及销售。总公司位于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员工人数约70人。

    目前EBM公司业务范围已经遍及日本、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与东南亚等各地市场,主要客户群包含国内外各级医院及国际知名仪器大厂等。由于多年来的坚持与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影像技术经验,并以精湛的技术及周到的服务,收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业绩也在不断稳定增长中。目前EBM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放射科资讯管理系统(RIS)以及胜利检查影像报告系统。 北京亿彼恩科技有限公司为台湾商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BM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在中国大陆地区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代表总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EBM全线产品的销售和售后等工作。拥有对EBM商标和产品的各项使用权利。